上海青浦始建于唐代、既是佛塔也是航标灯塔的泖塔,将于近期开展全面修缮|当前快报
(资料图)
遵循不改变原有结构、修旧如旧的原则,泖塔整体修缮施工工期约为5个月。“初,乾符间,僧如海筑基泖中,作井亭,施汤茗,建塔五层,标灯为往来之望。”这块现存于上海青浦博物馆内的石碑,揭开了泖塔的历史面纱——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如今静静矗立在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的它是上海地区早期佛教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也是该区上海市10所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而在这1150年间,泖塔还“身兼多职”:既是佛塔又是航标灯塔,为古代泖河上往来通行的船只指引方向。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上海、青浦的文化遗产,记者今天从青浦区获悉,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于近日启动泖塔修缮工程,这也是90年代以来首次对其进行的全面修复。青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勇强表示,此次修缮将遵循不改变原有结构、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并恢复泖塔的外观原貌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具体方案将按照原有工艺、材料对有损害的木作进行嵌缝、加固或更换,涂抹桐油;墙体进行修补和粉刷,屋面进行铺设,修补戗角等。
泖塔的前世今生泖塔为阁楼式佛塔,砖木结构,共有五层,平面呈方形,塔基边长8.63米,塔身主体高度20.6米,总高28.2米。塔座四周有围廊,方木斗栱挑出檐口,方砖挡板饰几何纹栏杆,望柱上为莲花形柱头。塔身有明显收分,加上造型优美而富有向上感的塔刹,更显其秀美的体态。据介绍,泖塔是唐乾符年间(874-879年),僧如海在泖河中筑台建造的,当时名为澄照禅院。宋景定年间,改名福田寺,亦名长水塔院。明代多次修缮。据青浦区博物馆馆长王辉介绍,1962年,泖塔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1982年的一次文物调查中,自农民家中发现一块青石碑,据其回忆,50年代末在泖河边上捕鱼时,看到此石光滑并有字有图,觉得好奇,就带回家,保存至今。上有碑文“初,乾符间,僧如海筑基泖中,作井亭,施汤茗,建塔五层,标灯为往来之望”。“在历次大修中陆续发现的文物也证实,泖塔始建于唐,历经宋、元后衰败,明代重建保留了宋代的大部分遗构。”王辉说。同时,古代泖湖是一片流经今青浦、松江、金山至浙江平湖的大湖荡,往来船只都以以泖塔夜间悬灯为航标,指示航道。1997年,泖塔被国际航标协会宣布为“世界航标遗产”,并列入世界历史文物灯塔。不同于其他古塔,泖塔既是佛塔又是航标灯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艺术及科学价值。
登上泖塔可以远眺佘山等“松郡九峰”,山光塔影,景色秀丽。王辉告诉记者,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与泖塔、泖湖相关的诗篇。
重点修缮木结构,工期约5个月据潘勇强介绍,由于自然风化等原因,目前泖塔廊柱、斗栱、檩条、塔心木等木构件受潮变形开裂,屋面铁件锈蚀、局部瓦件脱落缺失,塔刹铁件锈蚀,部分墙体涂料脱落,室内踏步破损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因此,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决定启动泖塔修缮计划。根据文物属地化管理责任,本次泖塔修缮的实施主体为朱家角镇人民政府。据朱家角镇宣传委员周丽介绍,此次修缮资金来源于区、镇两级财政,总预算190多万元,其中施工直接费153万元。“整体主要难点在大木作承重结构修缮加固和屋面的修缮。”她补充道,塔心木是保证塔刹安全的重要构件,现状勘察发现塔心木开裂、虫蛀和柱脚糟朽,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针对性的进行补强加固措施。青浦区表示,借此泖塔修缮契机,青浦区将在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途径,充分发挥泖塔文化价值,彰显青浦江南文化特色,为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和新的活力,也为青浦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据悉,青浦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区共有281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作者:张天弛编辑:张懿责任编辑:戎兵*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