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太行风|筑梦太行_每日看点

发布时间:2023-04-30 08:59:15 来源:河北教育发布

巍巍太行,青山如黛。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陪伴“神十五”开启太空之旅的,有产自阜平的试管香菇种子。这个消息传到阜平,让奋进在致富路上的阜平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资料图)

当然,最自豪的还是阜平香菇产业的“园丁”——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先进个人侯桂森教授。

侯桂森在阜平的菌菇大棚。本人供图

“金蘑菇”种上太行山

“俺们连蘑菇都没吃过,种这东西能行?要是不成咋办?你得给俺们立个字据!”乡亲们脸上写满不信任。

“香菇要是当饭吃,那全家还不得瘦成皮包骨啊?”小媳妇们笑得直不起腰。

“种香菇?咱不懂啊!挣不着钱没事,就是怕赔不起啊!”

阜平的乡亲们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家家户户种几亩玉米土豆,养几只鸡鸭猪羊,虽说收入微薄,但好歹能填饱肚子。种蘑菇?从来没有搞过,心里怎能不打鼓。

不仅老百姓有顾虑,就连县里邀请来的专家,在论证、调研阜平能否发展食用菌种植上,也出现了严重分歧:有人认为靠种蘑菇致富没问题;有人犹豫,不愿给出明确意见;还有人坚决反对,认为不能搞,因为没有种植基础,也担心销不出去……

专家们意见不统一,令县领导蹙起了眉头:发展菌菇种植投入很大,弄不好劳民伤财,一时让人难以拍板。

也许是与阜平有缘——2015年6月,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食用菌技术专家侯桂森,正在易县山区做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有阜平农民从易县买走菌棒,需要他前去阜平指导。在阜平大连地村,侯桂森偶遇了去往神仙山考察的时任阜平县委书记,两人话匣子一打开,谈了近一个小时。

侯桂森认为,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田地不是在沟底就是在半山腰,耕作层很浅,庄稼收成少是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他把自己多年来在太行山区以及全国其他地区搞食用菌的经验向县委书记作了介绍,最后非常肯定地说:“我考察过阜平的生态环境结构,我认为食用菌产业适合在阜平发展——不仅可以做,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开发。”

侯桂森的一席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阜平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坚定了大家的决心。县里专门成立了食用菌发展领导小组,邀请侯桂森担任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后来又担任组长——他成为阜平县食用菌发展技术的总负责人。

阜平的菌菇大棚。李玉亮摄

村里人走进农学课堂

万丈高楼平地起,阜平过去确实没有食用菌种植基础,可以说是零起步。

说干就干!侯桂森经过深入调研,着手起草了2015—2017年阜平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得到认可,一稿通过。

县里确立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品种,出台了相应的扶植政策。流转土地、搭建大棚、招聘技术人员……老百姓担心种菇失败,有畏难情绪,党员干部就响应号召带头种植,组织技术人员入户辅导,耐心细致地做种植户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支持。

侯桂森想,打消老百姓心中的顾虑,不能光靠嘴说,更要靠事实。“一个羊过河,十个羊照样。”行动比诺言更响亮,要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看见成果,他们才会相信你的技术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迈进教室是教授,走进田间是农民。侯桂森下定决心向袁隆平学习、向李保国学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带头包下大棚,种上蘑菇;蘑菇丰收之后,又邀请乡亲们前来参观、学习。

种植蘑菇的可观收益摆在了乡亲们面前,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系列好政策出台,引导种植户开始涉足菌菇产业:贷款无需抵押,专家指导技术,企业收购产品,老百姓只管安心种植。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为民着想,阜平的乡亲们被感动了,被说服了,阜平县第一批蘑菇种植大棚开始建设起来。

把大地当作实验室,当作课堂。在龙泉关镇,1955年出生、已年近七旬的侯桂森教授,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他的教室,耐心为农民讲解香菇种植知识,为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第一批农户建棚后,他又带领技术人员挨家挨户地上门指导,传经送宝。

“菌棒入棚以后要控制好温湿度,多通风。”“该放氧了,该喷水了。”“要出菇了,不能还套着袋。”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侯桂森和他的技术队伍坚持“每天到、每户到、每棚到、随叫随到”的“四到”服务,用他的话说就是:“要人等菇,不能让菇等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先扶智,侯桂森认定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是帮助乡亲们掌握一门实用的致富技术。他初到阜平,一住就是一年半,就像萝卜长在了泥坑里,又像狂风吹不倒的大树。他没有节假日,吃住就在农户家。

在阜平待的时间久了,侯桂森完全没了人们想象中的实验室里教授的形象。他更像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皮肤黝黑,双手粗糙,衣服简朴,脚上穿着沾满泥巴的胶鞋,跟当地人别无两样。唯有他的笑容,一如往常温暖,言语中的睿智,让人辨认出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收的喜悦:第一批大胆尝试的农民传来佳音,大棚里的香菇喜获高产,市场价最高卖到八九元一斤,一个棚产值就高达10万元,一户菇农一季收入达到了五六万元。可谓旗开得胜,初战告捷!

从“考验”到“信任”

“咕咚”一声,一位汉子像块大石头一样,躺在了一辆汽车前面。他不让汽车的主人、阜平食用菌专家组组长侯桂森走。

“你是专家,你说,万一我赔钱了该怎么办?今天你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就甭走了!”他的声音听上去又气又急,还夹杂着伤心无奈。

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事?县长、镇党委书记、镇长,多位技术员和菇农,可全都在现场呢。各路“神仙”云集,他这是给谁出难题?

原来,菇农老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贷款十万元种植了三万多菌棒。但因为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大棚温度升高时出现了红粉菌。红粉菌是食用菌中的恶性杂菌。焦急的他从网上一搜索,哎呀,不得了!网友都说这个红粉菌非常厉害,弄不好所有菌棒都会坏掉,自己投了十万元,眼瞅着就要打水漂儿。十万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个小数字,家中老父亲听说了这个消息,急得眼泪直掉。

火烧眉毛,十万火急,谁来救他?

园区技术员火速上报,给侯桂森打电话,侯教授一听,马上召集专家组第一时间赶来。

一下车,众人焦急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他,意思很明白:“菇坏了,你说怎么办?”

侯桂森带着众人来到大棚,他蹲下身子,聚精会神地察看“病菇”。有的技术员说,这得赶紧隔离,扔掉;侯桂森却自信地说:“有救!链孢霉(红粉菌的学名)我见过,你把那些扔掉的菌棒搬回来,咱们一块管,一块弄。”

“有救?”现场许多人包括技术人员,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刚才拦着专家组和县领导的老李也将信将疑,他不肯放开手。早已认定自己输光了“本钱”的老李对侯桂森说:“现在别说赚多少了,这十万元贷款能收回成本我就知足了!”

侯桂森像安慰家人一样,耐心地对他说:“你的心情我理解,咱本身就贫困嘛,但我给你吃一颗定心丸:咱们一块儿好好管,我保证你不会有多大损失。你想啊,咱们全县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推广食用菌产业,会没有信心吗?会让老百姓赔钱吗?”

这话真起到了作用。再加上一旁的县领导也连连安慰,让他信任专家,继续管理好蘑菇大棚——菇农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当侯桂森回忆起这次“拦车事件”,他不无感慨:“实际上,红粉菌这么大规模发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情况。当时压力比较大,白天晚上惦记他家的大棚,觉也睡不好……”

然而风波终于还是平息了:老李家的菌棒经过精心管理转危为安,不但投入的十万元收回来了,还赚了好几万。他后来成为园区的致富带头人,和侯桂森也成了好朋友,从此以后逢人便说:“侯教授说什么,我都信!”

为了阜平乡亲捧上“金饭碗”

引进技术成果,攻破技术难题。这些年来,侯桂森一刻不停歇,永远在路上。他先后引进了一百多项科技成果,把全国最先进的技术和体系引入阜平,建起了全县龙头企业、规模和排名在全国数一数二的菌棒厂。

侯桂森从浙江、河南以及河北省内的承德平泉、唐山遵化等地,招来大批技术人才和种菇能手,服务阜平菇农。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各有特长、风格各异。有时,侯桂森等专家提出要求他们不发表意见,等专家一走,他们依然按自己的经验做。

“侯教授,你别光说你有多能耐,咱俩一人弄一个棚,分头指导,看谁指导得好!你看中不?”一位技术员曾这样向侯桂森发起挑战。原来,专家组要求技术员进大棚一定要带笔记本,详细记录各家蘑菇的生长变化;不仅如此,技术员还要携带弹簧秤,随时监测菌棒的重量。在侯桂森等专家看来,仅凭感觉和经验处理问题容易出纰漏,但这位技术员对此不以为然。

侯桂森一脸平静,耐心地对他说:“我们到园区是来做技术指导的,不是来砸谁的饭碗,也不是否定你。我们的目的是在全县达成技术统一,为全县摸索出产业发展的科学路径。这么多园区、这么重的任务,你和我不可能分别种一个棚来证明自己……”

这合情合理、语重心长的话,被这位技术员听进了心里。后来,他非常认同侯桂森的方法,走到哪个园区都坚持采用这套标准和方案,在阜平一干就是好几年。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有用,因为尝到了甜头!现在,他用实践证明了侯桂森的“严格”多么重要:出多少菇、菇的大小、注多少水,把这些信息数字化之后,才能落实精细化、指标化管理,技术人员的指导也会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准确、更加科学,菌菇种植才能实现规范化——他对侯教授彻底服气,两人后来成为非常好的技术伙伴。

还有一位菇农种了六个大棚,出菇的时候,侯桂森正好去那里,他发现大棚里的蘑菇全都长成了烙饼的模样。高品质的蘑菇卖价高,一斤能卖四五元,但蘑菇该采不采,成了“大片儿菇”,就只能卖五角、一元了。侯桂森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个别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一再发生,他立刻组织菇农培训,还录制了视频在县电视台播放,以指导菇农及时采收。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蘑菇采摘得不及时,菇伞就会撑开;菇一开伞,价格就掉下来。侯桂森不厌其烦地叮嘱菇农:高温季节采菇,一天要采三次或四次。为了让菇农把他的话听进耳、记在心,侯桂森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作讲解,他对菇农说:“这蘑菇啊,你干活累了,去睡觉了,不采它,可你睡觉的时候它不睡觉,它在夜里还生长呢。第二天早上来上班,你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蘑菇全都开伞喽!夜里采的蘑菇五元一斤,早上采的,就一元一斤!你是愿意睡觉呢,还是愿意挣钱呢?”

正是这样质朴、生动的交流,让侯桂森成了菇农脱贫致富路上最信任的导师。一开始的时候,他带领技术员到阜平办培训班、讲蘑菇种植,请农民听课,只要听课就给3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有时,农民来了,钱也领了、饭也吃了,不听课就跑了。

现在完全不一样!无论侯桂森走到哪个园区、哪个乡镇、哪个基地,只要他“讲蘑菇”,就会像磁石遇见铁钉子,“呼啦”吸引一大帮人,大棚里站都站不下,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说:“侯教授的技术课,我们必须听呀!”

一棵树的梦想

提起侯桂森教授,龙王庙村老党员、菇农袁应洪竖起大拇指赞叹:“侯教授总去大棚指导我们,他是实打实地帮助老百姓,兢兢业业,非常贴心。脱贫攻坚,老百姓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种蘑菇不仅让菇农富裕起来,还带动了一大批闲散劳动力就业。”

南栗园铺村菇农赵海明今年50岁了,他真诚地表示:“侯教授让俺们挣到钱了,生活有了大改变,他是俺的恩人!”

“收成这么好,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多亏了侯教授!”“侯教授这么大年纪了,不辞辛苦,总去棚里手把手教俺们,让人非常感动!”菇农们说起侯桂森,总止不住地称赞,在这大山深处,他成了阜平乡亲最尊敬的人、最亲近的人。走在这片土地上,他总能听到乡亲们喊他“侯教授”“侯老师”,那是一声声充满信任和感激的呼唤。

2016年和2017年,阜平食用菌产业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由于压力大,加上多年奔波,时常忽略早餐,侯桂森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血胆红素比常规指标高出几十倍,医生诊断为胆管结石,对他说:“结石都掉到胆管里去了,必须做手术!”

手术期间,县农业局的领导和几位企业老总去看望侯桂森。但谁也没有想到,正值菌菇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侯桂森实在放不下心,没到出院时间就提前赶回了阜平。

出身于农民家庭、毕业于农业学校的侯桂森,曾这样解释自己当初选择农校的原因:在他儿时,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经常吃不饱饭、忍饥挨饿,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他小时候就立下大志,如果能上学,一定要报考农业学校,他要学农,让庄稼多打粮食,让人民吃上饱饭,让乡亲们再也不饿肚子。

这是树一样朴素的梦想,这是山一样崇高的追求。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侯桂森向着洒满曙光的新征程,豪情满怀:“阜平食用菌产业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业发展还能有更大的空间。”已近70岁的他,依然像拓荒牛一样干劲十足,他曾动情地向阜平的乡亲们表示:“只要没有倒下,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让更多群众通过种植食用菌致富发家。”

群山不语,春风吹拂,太行涌起滚滚绿涛……

河北省教育厅官微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上一篇:SVG海报丨这个“五一”,一起来长沙寻找“长沙”

下一篇:最后一页